地址:上海市长宁区长顺路47号604室
邮编:200051
电话:4006-888-953
E-mail: connect@connectpds.com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字号:   

中国光纤市场份额跃居全球首位 转型升级成新目标

日期:2011-06-10

       中国光纤产业发展始于1990年,当时90%的光纤均通过进口,一直到1995年国内企业开始进口光纤预制棒进行拉丝,光纤进口比例才开始逐步下降。自1998年以来,中国的光纤企业开始筹建光纤预制棒厂,然而进展缓慢,直到2011年才实现较大改观,国内光纤预制棒实现量产。如今,中国光纤产业已开启国际化布局,而2012年有望成为中国光纤产业海外整体扩张元年。

        11月22日,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的“2011年中国通信光电光纤产业峰会暨表彰大会”隆重开幕,此次峰会主题为“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依托国内、走向国际”,此次会议汇集了工信部、运营商、光纤企业专家共同讨论光纤产业的发展,如何实现光纤产业的转型升级,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端光电光纤产业进军。会议期间,来自12家主流光纤企业的高管为国内光纤企业的发展转型献计献策。

         中国的光电光纤行业在最近十年,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广电、电力、军事、传感、医疗、航空宇宙、工业加工和控制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我国已经步入世界光纤光缆需求和制造大国的行列。2011年,得益于光纤网络的规模建设,随着FTTx、3G以及三网融合的推进,国内光纤市场的需求量与2010年持平,总量约为9800万芯公里,较去年增长56%。国内光纤市场占全球市场的42%,国内企业在全球光纤市场的地位也迅速攀升,目前已有5家企业进入全球光纤市场十强。与此同时,国内光纤预制棒技术取得显著突破,主流光纤企业均已掌握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企业的长期技术封锁。对于国内光纤产业而言,2011年是一大战略拐点。

        然而,光鲜的成绩并不能掩盖所存在的问题。一个典型就是,我国光纤生产基本是自产自用,出口比例微乎其微,比如2010年我国出口光纤只有512万芯公里,与1亿多芯公里的光纤产能极为不匹配。与此同时,国外光纤光缆企业仍在我国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尤其是利润较高的光纤预制棒,目前我国70%~80%的需求都依赖进口才能满足。

  光棒依赖进口也反映出了我国光线缆行业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产品品种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众所周知,光纤是由光棒拉丝制成的,从技术角度来看,光棒的技术含量最高,制造难度最大。我国企业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依次解决了光缆和光纤产能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未能掌握,因此对光棒的研发动手较晚,以至于形成现在光棒需求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此外,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其他一些方面,比如特种光电缆和复合缆等,我国也存在着类似局面。

  一方面是光棒、特种光电缆等制造能力不足,一方面是光纤光缆生产能力迅速扩充,我国目前形成了企业扎堆拼光纤光缆市场的局面,加之一些运营商采用了“反向竞拍”的做法,致使很多企业为获得市场不惜报出低于成本的“白菜价”,有光纤光缆厂商老总不无担忧地表示,如此拼抢下去,光通信市场将从“红海”变成“血海”。

供大于求成定局

  除了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等内部问题外,展望未来几年,光通信的大环境也不容乐观。

  根据李亚东提供的数字,过去几年,我国光通信市场需求增长迅速。2006年~2008年我国光纤消费量从2912万芯公里增至4815万芯公里左右,年均增幅接近18%;2009年,全国光纤总消费量同比大幅增长了84%,达到8845万芯公里;2010年需求量大约为9870万芯公里;2011年需求量预期在9800万芯公里,与2010年大体持平。李亚东认为,未来今年,FTTx、移动互联网和企业信息化三剑合璧将推动光通信行业景气持续,而三网融合、智能电网、长城宽带等第二梯队运营商加大用户覆盖也将成为利好因素。

  不过,我国光通信领域老专家周仲麒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的光纤市场需求虽然会继续增长,但是很难再现两位数增长的盛况。“我国以全球1/5的人口以及更小比例的土地资源消耗了全球一半左右的光纤资源,这一状况不可能延续太久。”周仲麒表示,“虽然从统计学上看我国的光纤需求量仍处在上升通道,但是我们的总需求量距峰值已经不远,我国对通信光纤的总需求量到2020年前不会超过1.5亿芯公里。”

  光纤光缆厂商的扩产热情依旧高涨。根据周仲麒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光纤企业共有光纤拉丝机150台,总产能在1.25亿~1.4亿芯公里;同时,大约七八家企业正在扩容或者准备扩容,扩容后,我国的光纤拉丝机总数将为194~199台,产能将达到1.65亿~1.85亿芯公里。

内外拓展找出路

  面对拥挤不堪的国内光纤光缆市场,相关厂商必须尽快寻找出路。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提升技术含量、对外扩展海外市场、对内向海缆和特种光电缆转型是必由之路。

  我国虽然已成为光通信制造大国,但是出口海外的光纤只有几百万芯公里。目前,全球宽带建设方兴未艾,尤其是在印度、印尼、俄罗斯、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宽带建设才刚刚起步,这些新兴市场将成为全球光纤市场需求增长的主力军。李亚东认为,我国光通信企业拥有在中国建设宽带网络的经验,有经验、有能力,也必须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国内企业发展空间仍集中在国内市场,市场环境并不乐观,尤其是国内运营商集采实施的“反向竞拍”机制,违反了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影响了光纤产业的健康发展。这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实施相应的引导、监督和监管。针对这一问题,已经通过工信部委托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进行的《我国通信产业链和谐发展调查咨询报告》和《促进我国光纤光缆产业创新与升级的政策研究》两个课题报告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而根据企协对几家大型光纤光缆企业的统计,研发费用平均占年销售收入的3.96%,而全行业平均水平更低。同时光纤企业过于看重近期投资回报,对基础研究人才储备和培养也缺乏投入。

  面对逐渐饱和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种种弊端,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已迫在眉睫。面对光纤光缆产能过剩的压力,开拓多元化的发展路线,走出具备企业自身特色的道路;继续加大上游核心技术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基于现有的产品优势,逐步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低价并注重品质,走出海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国内,海缆和特种光电缆市场则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海上风力发电以及海上石油钻井规模的扩大,海缆市场需求近年来规模增长,不过由于技术含量高,目前具有优质海缆生产能力的厂商较少;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耐高温、防火的特种电缆也出现了较大市场缺口,这些都是光纤光缆厂商可以发力,从而建立差异化优势的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与海外厂商一较长短的实力,再经过这5年的光纤反倾销保护期,国内企业必将稳步迈向国际市场。
 

所属类别: GCI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